關註:臺海網海峽導報
  臺海網(微博)3月3日訊 (作者 鄭明德)筆者近期研究黨外史,花了很多時間在搜集並閱讀早期的黨外書籍、雜誌文章與近年的口述歷史。對於黨外、乃至民進黨成立後的內部問題有了深一層的體會。
  其中,抓耙子是一個恆久的難題,多位領導人都曾被質疑,導致彼此的嚴重互信不足與猜忌。近一年多,隨著謝長廷出訪大陸所引起的黨內爭議;這二天,呂秀蓮開始對柯文哲醫師提出質疑,而被外界視為是“抹紅”。筆者終於理解,民進黨內的權鬥手法,隨著時間的演進,已從抓耙子轉變到“抹紅”。
  長期作為弱勢的反對力量與反對黨,面對著高壓及無孔不入的國民黨政權,部分反對人士禁不起威脅或誘惑而成為“抓耙子”,其實是人性弱點的呈現。而國民黨若刻意布建抓耙子,也是民進黨在組織上難以避免。畢竟民進黨成員的來源過於五湖四海,內部又常是派系林立與分權。
  長期以來,弱勢的反對人士的慣性思考是不信任與猜忌。
  若遇到雜誌被禁、大規模被捕與路線挫敗,誰是抓耙子的思維就容易浮現,併進而衍生內部個人與個人之間、個人與團體之間的權鬥。其實,這似乎是臺灣反對運動的宿命。日據時期政治、社會運動的分分合合,相當大程度也是內部的不信任與猜忌。《勇敢臺灣人》這首歌提到:“雖然英雄代代輩出,可惜攏半途來犧牲”,很值得反對人士思考。
  [1] [2] 下一頁 責任編輯:薛洋  (原標題:民進黨內鬥手法:從“抓耙子”到“抹紅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h12ehany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